养娃真的是个细致+考验耐心的活。
娃一不小心就积食了、拉肚子了、吐奶了……但宝宝年龄小,又不能准确描述自己的病痛感觉,所以就需要妈妈们平日里多观察宝宝的状态。
那么平时都要注意些什么呢?
日常生活习惯
例:
孩子突然不太爱吃饭,有可能是肠胃不好,消化不良;不太喜欢动,有可能出头晕、头痛。
观察身体
例:
观察孩子口腔是否充血、红肿、溃烂、起疹子等;观察脸色是否苍白、用手摸额头是否发烧、询问孩子是否哪里不舒服。
总之孩子和以前有点反常,都要注意观察,同时采取相应的调理。
那如果孩子生病感冒了,该如何处理呢?
例:
【普通感冒】:小儿普通感冒诱因主要是“食、寒、暑、热”四个方面,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积食和受寒引起的感冒。
这个感冒是受寒引起的还是受热引起的?有没有积食?
1、与积食有关的感冒
可以观察宝宝是否口臭、大便困难/臭、或者拉肚子、舌苔黄等。
而宝宝病情传变迅速,积食之后还很容易形成内热,这个时候就可以观察:
宝宝是否汗多?倾向于喝凉水还是热水?是否唇红舌红?肚子手心烫不烫?是否尿黄?
手心肚子都滚烫,肯定就是积食引起内热了,那调理上就要消食导滞为主,积食通了,感冒也会好。
穴位组方:
润肠通便保健贴-----中脘穴 润肠通便保健贴-----神阙穴
健脾消食保健贴------足三里 健脾消食保健贴-----双侧天枢穴
主治:积食、呕吐、挑食厌食、消化不良
2、与受寒有关的感冒
如果没有大便问题,没有口臭,没有手心烫的情况,只是单纯地流鼻涕,打喷嚏怕冷,不出汗,舌苔薄白,那就要考虑是受寒引起的感冒。
便便没有问题的情况下,解决宝宝普通感冒的方法就是发汗,把潜伏在体表的寒气通过汗的形式排出体外。
穴位组方:
风寒感冒保健贴----双肺俞穴 咽扁保健贴贴----天突穴、膻中穴
健脾消食保健贴----中脘穴 润肠通便保健贴----神阙穴
主治:风寒感冒、普通流感
如果宝宝有拉稀的情况,摸摸腹部、手脚,感觉凉凉的,就可以艾灸肚脐、命门、大椎来缓解症状,切记,要温和灸。
妈妈在家就相当于半个医生,所以,带娃去看病时,医生关心什么,那么妈妈们日常生活中就要多注意什么。
那最后,我们来总结一下,带娃看病时,医生们问的最多的那些问题~
1 问年龄
2 问寒热——寒热即指发热和怕冷而言。
3 问汗
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较容易汗出,一般不属于病态;但要区分自汗(白天稍动即出且汗多)、盗汗(夜间入睡一两个小时之后汗出)。
4 问头身
5 问二便
主要询问大便的次数、质地和形色,及小便的量和气味等;新生儿大便次数较多,每天3~5次是正常的。
6 问饮食
包括纳食和水两个方面,正常小儿能按时按量乳食。
若不思乳食,或进食不多,为脾胃薄弱;腹胀满不思饮食伴口臭,为伤食积滞;能食而便多不化,形体消瘦,见于积滞证。
在饮水方面,若渴喜饮冷,则为热证;渴喜饮热,或口不渴,则为寒证。
7 问睡眠
小儿的正常睡眠是年龄越小,睡眠时间越长。
但是临床上有食积、虫积、受惊时容易影响睡眠,痰蒙清窍时容易导致嗜睡和昏睡。
8 问胸腹
9 问个人史
包括生产、喂养、发育、预防接种史等,要问清是否足月、顺产、孕期母亲的营养和健康情况,以及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情况。